“双减”重实践 彰显在课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近代化的探索》华龙区一中 惠朋阁
近来,教育部门发布的“双减政策”成为家长和老师们关注的热点,那么,双减政策指的是什么?双减政策就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看起来,“双减”是一次传统教育的华丽转身,既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对新时期重构课堂的一种机遇,在蜕变中寻求生存之路。
随着双减政策得的实施,校外的培训无所遁形,销声匿迹,已经完成了它阶段性的历史使命。最重要的是给老师带来的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历史教师,不能再布置课下作业,通过课堂的重新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
在学校对学生课下减少作业负担,相应的教师要增加负担:备课要精细,课堂要提质高效,课堂练习要精练。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知识内化,能力提升,就能减负增效。
今天,作为梯级教师进行课堂提升,我在八班授课《近代化的探索》。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重新审阅课堂标准,查阅大量资料,整合教材知识,多次修整课件。还多次和其他同组教师备课,进行沟通交流,设计课堂流程,争取让学生在40分钟内高效学习。
八年级的年级特色是青春期教育,方法引领。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方法的引导,渗透学生青春期方面的教育。课堂上,首先展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四条线索: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略史;2.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4.近代工业、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让学生根据这四条线索结合课本目录,归纳梳理每一个主题包含哪些课目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合梳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的脑、眼、手动起来。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内容不完整的进行补充完整并解惑。随后针对中考题型对“近代化的探索”进行复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近代化的含义,所谓近代化,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和近代化,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国家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根据近代化的含义找出相关的历史事件,考查学生对历史学习内容的熟练程度。紧跟提出问题:历史上开创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先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样让学生把握中考的走向,紧跟中考,培养励志竞争的意识,把握中国近代史,就要把其发展放到整个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中,出示图片“世界下的中国”,向学生说明,当世界其他大国正在纷纷进行革命,跨入近代社会的同时,中国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的发展,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在英国坚船利炮的轰击下,中国自此开始屈辱的历史,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不断地出卖国家主权,换的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到,进行一次次的反抗,并且孜孜不求地探索,主动向西方学习,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技术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思想层面)的探索,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最终得出了结论,不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按照正常的社会发展是应该思想的转变,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为什么中国却走了相反的道路呢?让学生结合中国的国情思考:中国是在列强打开大门,被迫学习,说实话也是为了尽快的融入近代文明中,因此学习就呈现出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特点。趁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像某些学生一样,在老师强迫下学习,只是相应的完成学习任务,并没有深层学习,更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和旧中国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最终还是处在落后挨打的局面,所以我们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制定好学习计划,才能以饱满的姿态深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才能高效,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组学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体现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学习中达到知识互补。在本环节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出四次探索的相关知识,互相提点,并加强记忆,有效的推动了后进生的进步。在展示环节,小组成员沉着大胆、思路清晰,让人眼前一亮。小组的补充、教师及时的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的学习模式。
在最后的当堂选择训练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选择题目要说出充分的理由,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对知识的巩固。掌握做题的方法:寻找材料关键词,时间限定词,链接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的选项。
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点→线→面的提升,既联系中考,又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对学生做了青春期的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其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制定计划,把自己打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当代中学生。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政策,把“双减”落在实处,向课堂要质量,打造积极向上,有质有效的课堂!关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思考,做到理论实际相结合,举一反三,做学习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2022年01月06日
![]() |
![]() |
![]() |
![]() |
![]() |